讀書|我的女兒就這樣在德國長大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閱讀關於各個國家風土民情、教育、文化的文章。透過身處在不同文化夾擊下的作者們的觀察,反思一些我們早已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或是看見一些能夠引以為用的觀念

雖然不同的國家各自有歷史的脈絡和文化發展,其實很難真的將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放在同一個度量標準的天秤上比較。而且人的所知所想畢竟還是有界限,我們無法完全做到綜觀的、客觀的評價

雖然話是這麼說啦,不過我想如果真的抱持著這種想法,那社會的進步想必會很緩慢。

適當的採用別人可行的好觀念,我想才是讓大家都能互相參照、互相提升的方法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被封面這個笑得很開心的小女孩給吸引,然後才注意到書的內容摘要。作者在德國攻讀碩士學位後,和先生長年居住於德國,育有一女一子。這本書寫的就是他的女兒"妹妹",在德國長大的故事
作者在這本書裡其實有幾個重疊的身分,身為德國社會的"外來居住者"和身為"一位資優生孩子的家長"(她的女兒跳級兩次)

透過這樣的角色伴隨自己的女兒一路成長。寫出德國社會的優點,像是德國人非常重視孩子的玩樂時間,他們覺得不應該過早強迫孩子開始學習,怕會因此壞了他們對學習的樂趣和胃口

大學托兒所和幼稚園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玩",尤其是玩沙。 還有在各國節慶和孩子生日時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所有他們盡力做的,就是確保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

當然,作者在書中也寫到他所觀察到的德國社會問題。像是大多數的人總是喊著要讓外國人和移民者融入德國社會,但這樣的口號卻往往只在選舉時期曇花一現,實際上整個社會對於外國人的融入是非常不主動的

而妹妹身為一個"外國人",在學科上的優秀表現有時候也會引來德國家長或是老師的側目,甚至曾經遇過有意無意的冷落和不平等的待遇

不過,書裡寫的是作者第一手的生活經歷,我想只能代表一種對德國社會的觀察,並不能代表整個社會都是這樣。且在妹妹的故事中也遇到許多優秀且影響深遠的老師

作者在書裡提到,德國的教育並不傾向特別表揚優秀的學生,比起菁英,德國教育更關注的是那些落在平均之後的學生,投注心力在將這些學生提升至一般的水準。雖然近幾年德國人也已經開始重視擁有傑出表現的菁英

德國的教育重視的是實用性,就拿考駕照來說。德國沒有台灣所謂的駕訓班,他們直接開車上路一邊學習(但一開始會找較空曠的地區),從一般的道路駕駛、到高速公路行駛都包含在課程中,所以他們是一拿到駕照就可以立即上路的,相比台灣許多人(包括我)在駕訓班學了一套SOP,拿了一張駕照,卻還是不敢上路

也許我們考試的出發點是為了方便設立一個篩選門檻來區分所謂的過和不過,對於審查和管理來說很方便;不過德國的出發點卻是從使用者的真正需求開始

純粹作為一本故事書來看很有趣,也有許多可以一一細讀和思考的議題

除了故事之外,作者在書的最後也詳細的介紹了德國的教育制度和考試方式

其實還是老話一句,我覺得這樣的制度設計(升高中時由自己申請理想學校並參加面試。沒有大學聯考,只有高中畢業考,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主科。最終成績由平時學校成績和畢業考加總,以避免有考試時失常的問題等等......學生再以這些成績去申請自己理想的學校,參加筆試or面試)是真正由參加者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需求,而不是只單單以一個考試(或是兩個),採分發方式來決定學生的未來

在學生的一路成長過程中,教育制度的設計(例如小學四年級,接近畢業時就會由家長和老師展開高頻率的詳細洽談,討論關於學生未來的方向)總是努力在引導讓學生、或是家長一起探索自己的未來,很早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而不只是在18歲青春正要開始的時候,在我們埋首書堆裡抬起頭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選擇是未來、是人生

留言

熱門文章